6月2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滬指跌1.31%,失守3200點整數關口;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各跌2.18%、2.62%,市場成交額連續第6個交易日突破萬億。
從股票ETF資金流向看,在當日普跌行情中,出現28億以上資金凈流入。上證50ETF、科創50ETF、半導體ETF、醫療ETF等凈流入資金居前;凈流出方面,中證1000ETF、恒生ETF、煤炭ETF等成“失血”主陣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市場持續震蕩反彈,股票ETF自6月14日以來已連續出現5個交易日的凈流出態勢,合計資金凈流出117億以上。但在6月21日市場集體大幅回調下,“抄底資金”再度選擇進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外,近期醫藥相關ETF再現強勁吸金勢頭,多只醫藥主題ETF份額創出歷史新高,全市場47只醫藥主題ETF今年以來合計資金凈流入430.86億元。
普跌行情中28億資金進場抄底
結束連續5個交易日凈流出勢頭
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6月21日,全市場736只股票ETF(統計股票ETF和跨境ETF)總管理規模達到1.45萬億元。
本周三A股集體大幅回調,行業板塊方面,呈現普跌態勢,游戲、文化傳媒、半導體、互聯網服務、軟件開發、教育、計算機設備等TMT賽道集體重挫,僅汽車零部件、電力行業、公用事業板塊逆市上漲。
不過,從股票ETF資金流向看,在當日普跌行情中,股票ETF總份額增加37.93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測算,凈流入資金達到28.4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自6月14日轉向以來,已連續5個交易日資金呈現凈流出,累計凈賣出近117億元。
從資金凈買入排行榜看,周三當天,24只股票ETF資金凈流入1億元以上,其中10只為寬基,14只為行業主題。上證50ETF、科創50ETF、半導體ETF、醫療ETF等凈流入資金位居前列。
寬基指數方面,在最“吸金”的5只股票ETF中,寬基類占據前2席。華夏上證50ETF當日份額增加2.39億份,至216.39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估算,當日資金凈流入6.14億元;華夏科創50ETF份額增加5.13億份,至613.47億份,資金凈流入5.58億元,該ETF在6月15日份額創出631.65億份歷史新高后,出現了連續三個交易日凈流出;華夏滬港通恒生ETF份額增加1億份,至19.24億份,份額創歷史新高,凈流入資金2.24億元。此外,華泰柏瑞港股通50ETF、國泰中證500ETF、廣發中證1000ETF、景順長城創業50ETF、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科創50ETF及國泰納指ETF資金凈流入均在1億元以上。
行業主題方面,國聯安半導體ETF份額增加4.06億份,至270.29億份,當日資金凈流入3.77億元;華寶醫療ETF凈流入3.11億元,份額增加7.19億份,至529.92億份,份額再創歷史新高;博時恒生醫療ETF凈流入2.83億元,份額增加5.63億份,至194.35億份,同樣創出歷史新高。景順長城港股科技50ETF份額增加4.74億份,至69.65億份,份額也達到歷史新高。此外,富國農業ETF、華夏游戲ETF、易方達醫藥ETF、華寶券商ETF、國泰家電ETF等凈流入資金均在1億元以上。
今年5月以來,半導體板塊出現了觸底反彈跡象,不過在21日市場調整中又拉出一根大陰線,Wind半導體精選指數日跌幅達到4.28%。
對于半導體板塊,景順長城股票投資部擬任基金經理農冰立認為,拉長到3年以上的維度,或許現在正是一個布局半導體的好時機,國內半導體產業很可能會有超過全球的增長速度,從長期來說,AI在今年大規模的發展,大概率有機會驅動一輪新的全球半導體的增長周期,伴隨著芯片算力的進步和AI模型的進一步的發展,未來它們很有可能會創造出全新的生態。近幾個月以來,海外的科技巨頭一直在算力方面進行增量投資,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顯著的信號,從科技歷史發展來看,應用與硬件形成了良性的循環,所以當前AI板塊的火爆,是有較為堅實的產業邏輯支撐的。
醫藥主題ETF年內吸金超430億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醫藥相關ETF再現強勁的吸金勢頭,多只醫藥主題ETF份額創出歷史新高。據中國基金報粗略統計,全市場47只醫藥主題ETF今年以來合計吸金430.86億元。
其中,華寶醫療ETF今年以來份額增加187.44億份,至529.92億份,創歷史新高,資金累計凈流入91.85億元;易方達醫藥今年以來份額增加162.78億份,至432.03億份,凈流入資金77.45億元,6月13日該ETF剛創出433.85億份的紀錄新高;銀華創新藥年內份額增加50.14億份,至93.31億份,資金凈流入47.09億元,該ETF是在4月份份額新高。此外,博時恒生醫療ETF、廣發港股創新藥ETF、國泰生物醫藥ETF、廣發創新藥ETF、天弘生物醫藥ETF、廣發醫藥衛生ETF年內資金凈流入均超10億元。
在中信保誠基金王睿看來,目前A股整體估值仍處于中長期低位區間,權益市場大有可為。王睿表示,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人工智能領域,自己也同樣認為人工智能這項技術會給人類生產及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并可能保持足夠的研究和緊密跟蹤。但目前除熱點板塊外其他板塊經歷了較快調整后定價普遍處于長期相對較低的價位,比如新能源,軍工,新材料,醫療醫藥、AI、半導體、光儲、工業機器人等,或值得長期關注。
醫藥方面,王睿提到了創新藥和中藥板塊。“創新藥方面,從目前的醫保談判情況看,2022年醫保談判新增簡易續約規則,成功率創歷史新高達到82.3%,降幅合理可及。在醫保政策的支持下,國產創新藥放量值得期待。”王睿表示,中藥方面,隨著發展中醫藥上升為國家戰略,行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中證1000ETF、恒生ETF、煤炭ETF
成失血主陣營
從資金凈流出榜單看,11只股票ETF當日資金凈流出超過1億元,其中4只為寬基指數,另外7只為行業主題。
具體來看,資金凈流出前五大股票ETF中,寬基占據3席,華夏中證1000ETF和華夏恒生ETF居前。其中,華夏中證1000ETF當日份額減少1.57億份,至101.07億份,資金凈流出4.19億元;華夏恒生ETF份額減少2.50億份,至173.19億份,資金凈流出2.86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減少0.42億份,資金凈流出1.66億元。此外,易方達H股ETF凈流出1億元以上。
行業主題中,國泰煤炭ETF凈流出1.84億元,國泰芯片ETF凈流出1.61億元,廣發傳媒ETF凈流出1.50億元,另有國泰軍工ETF、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華夏5GETF,以及博時恒生科技指數ETF凈出資金也超過1億元。
去年底到今年初經歷一波快速反彈后,港股又陷入震蕩,港股也逐步開始顯示出配置性價比。
景順長城周寒穎認為,港股可以在科技成長、高分紅高股息以及順周期三類資產間結合宏觀流動性和估值性價比進行選擇。就中期而言,港股中特估高股息投資將成為港股核心資產之一。展望看,我們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還有高端制造輸出的能力,中國資產是處在相對低位的,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入場的好時機。
審核: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