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加加食品)創建于1996年,2012年初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上市時間早于海天等公司,網友稱其為 “醬油第一股” 。
加加食品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大型調味食品企業,旗下擁有6家全資子公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調味品行業前列。加加食品以醬油為核心,產品涵蓋食醋、雞精、蠔油、料酒、味精等;同時也經營花生油、菜籽油等包裝油業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加加食品的營收同比下跌了3.9%,為17.9億元,這已經是最近六年中最差的表現了。凈利潤方面的表現就更差了,維持了8000萬元虧損的狀態。
2023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仍然在較大幅度下跌,但卻實現了小額盈利。結合2022年,在營收下降的情況,虧損沒有擴大,似乎加加食品正在想辦法適應增長停滯,甚至持續萎縮的市場形勢。
怎么來適應呢?看其員工情況,2022年末也才比2021年末減少了25人,勞務外包支出減少了400萬元,人工方面的節省其實并不明顯。
分季度來看,2022年前兩個季度,營收還基本上穩得起;從三季度開始,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營收下跌了。凈利潤的表現方面,要么是虧損,要么就是微利,業績方面想找也找不到任何亮點。
分產品來看,“醬油類”主力產品基本持平,“食醋類”和“味精類”產品也是這種狀態;下跌的主要是“食用植物油”和“雞精類”產品,下跌幅度分別為19.2%和10.4%。該增長的沒有太大增長,該跌的都在正常下跌,這是加加食品必須面對的現實。
分市場來看,僅有其大本營華中市場在增長,其他各市場均在下跌之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東北和華北市場。
2021年,加加食品的毛利率大幅下跌,這是其當年虧損的主要原因;2022年毛利率略有反彈,2023年一季度的反彈幅度提升。疫情前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在7%左右,雖然不算高,但也基本穩定;最近兩年虧損就沒什么可說的,2023年一季度年化凈資產收益率也在2.2%,這還是只能算不及格的成績。
分產品來看,調味品的毛利率均還是挺高的,雖然除了味精以外都有所下跌,但幅度并不大,食用植物油的毛利率回升了1.2個百分點,但其仍然只有其他產品的零頭,就是這項產品拉低了平均毛利率的。
對加加食品來說,經營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雖然自身的競爭力還不錯,但是各大產品都有比其規模大得多的競爭對手,要想在業績上取得突破,困難還是相當大的。
在現金流量表現方面,其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還算穩定,最近兩年都在虧損,仍然還能維持著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為凈流入狀態。其固定資產類的投資規模并不大,但食品行業本來就是輕資產的行業,每年近億元的投入,其實是能增加很大產能的。
償債能力方面,雖然其長短期償債能力都在相當安全的范圍內,但是掩蓋不了其償債能力持續減弱的趨勢。
加加食品作為地方性調味品品牌,在華中地區影響力較大,雖然是醬油第一股,但前些年的發展相對保守。在這個開局就沖鋒的競爭階段,一步慢就會步步慢,于是,在沒有犯明顯錯誤的情況,卻迎來了市場的下跌。
經常都有朋友在討論恒大這類高負債冒進經營的企業時會說,為何企業們就不能量力而行,穩健一些呢?從加加食品的情況看,在同行們都在大干快上搶市場的時候,穩健的企業一般就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規模和影響力上慢慢落后,成為市場中的弱勢方;同行們冒進過頭,破產了,穩健經營的企業摘了一個大桃子。相對來說,后一種結果的主動權在別人手上,誰又敢冒險去賭這個結果呢?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