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第233篇好文
作者|王丹艷
(ID:zcnxhhy)
上周,武漢某菜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并貼出告示,要求入駐者女性不得超過45歲,男性不得超過50歲。有商販稱,50歲正是打拼掙錢的時候,這樣的規定不合理。但菜場管理方表示,該要求沒違反國法,超齡商販身體可能承擔不了工作風險,具體執行時會彈性處理。這種砸勞動人民飯碗的規定,是什么大聰明級腦回路才能想出來啊。45歲或50歲左右,正是掙錢的年齡,身上背負著家庭的重擔,上有老下有小,對于那些沒有學歷、沒有技能的老百姓來說,這無疑是斷了他們經濟的來源。雖然很殘酷,但卻也是赤裸裸地現實,社會在慢慢地淘汰一些人。時代在快速發展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你沒文化、沒學歷、沒技能、沒頭腦,同時還不努力,可能連端飯碗的機會都沒有。人工智能的崛起,讓很多人失了業。原來依靠人力手工操作的傳統工廠,都已經上了一批又一批的全自動化機器設備,實現無人化自動操作,很多農民工不得不面臨失業回家謀職的處境。現在,就連賣菜也對年齡做了限制,這是何等的殘酷。這個時代,我們能夠活著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但是要想有尊嚴體面地活著,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要一直努力,才不至于被生活拳打腳踢、遍體鱗傷。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很難,但如果你不努力會更難。在付房租的時候、在還房貸車貸的時候、在孩子要交學費培訓費的時候,囊中羞澀的我們顯得狼狽而尷尬。有時候,對于平凡而普通的我們來說,努力的意義,就是在以后的日子不被生活所為難。9月初,朋友艾米收到一條熟悉而又陌生的微信,是遠在老家的堂弟發來的。收到這條短信,艾米內心又喜又驚,從來不聯系自己的堂弟為何會給自己發微信呢?艾米內心十有八九已經猜到了這條短信的來意,心中已經明白這次主動聯系的來意。微信上堂弟首先禮貌性地和艾米打了招呼,問了好。艾米也禮貌性地回復著好,但卻滿腦的疑惑。接著,她的堂弟直接進入到主題,問道:“姐,孩子馬上開學了,手上的學費還差點,你能借給我一千塊錢嗎?”艾米看著微信上的借錢兩字,心里的疑惑終于“兌現”。她沒有立刻回復信息,而是思考了很久,記憶將她拉回到了堂弟的現實生活中。堂弟小學沒畢業,十幾歲就出門打工,在外面進了工廠,也沒好好干活,整天和社會仔瞎混。成年后,老人們認為男人只要討了媳婦就能安分很多,有媳婦管著會好一點。不僅花錢給他討了媳婦,還借了一筆貸款給他開了一個修理店,剛開始的時候還算可以,每天踏踏實實地工作。但日子久了,始終關不住他天生貪玩的心,每天不是和朋友出去玩,就是坐在店里打游戲。結婚的第二年,有了孩子,以為有了孩子他自然會有壓力,結果還是一樣,整天游手好閑。修理店掙的錢還不夠他一個人的開銷,到最后店鋪的租金靠父母支撐著走,據說還在外面借了很多網貸,到處欠錢。艾米雖然已經很多年沒見到他了,但也會從父母口中多少聽到他的一些事情。或許是因為真的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借不到錢了,才會找艾米來借。對此,艾米有些犯難,但最終還是沒有借錢給他。其實,對于艾米堂弟這么年輕的男人,有起步的資本,只要自己努力一點點在小城市完全可以過上還不錯的小日子。身負家庭的重擔,卻依然我行我素,不好好工作,不努力將自己的修理店干好。對于這樣的人,不是沒有資本,而是給他資本他都會給賠掉。因為,不努力、不上進。最終,他嘗到了生活給他的拳頭,面對孩子學費,他犯難了。在大好的青春年華,請不要肆意地揮霍著青春的資本,因為你現在享受的樂都會成為日后你吃的苦。點個“在看”,每一種人生都有它可愛的模樣!